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 暢銷雜誌2017

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

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

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

今天要跟你們推薦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

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

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~

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

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!

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

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~

分享給你們囉!



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季刊 S 4月號2011附海報







corocoro comic 4月號2011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  • 【特別贈品】
    《一生必遊的經典之旅精華篇--文化之旅》特刊乙本
    ★你醉心於文化,熱愛歷史嗎?這本特刊中包含古埃及、古希臘、西班牙摩爾時期、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等39個探索之旅,其中有些是世界知名的奇觀,有些則是隱密的勝地,但都能帶你航向人類智能和心靈的世界:探索法國印象派畫家流連忘返之處時,讓諾曼第的光線與色彩啟發你;觀賞日本歌舞伎極具風格的表演;往尼羅河上游走,造訪古埃及遺址;到中歐造訪偉大作曲家的故居,聆聽世界頂尖樂壇演奏他們的音樂……愛好各種形式美術、歷史和文化的人,都能在這本特刊中找到跨越全球的豐富可能性。

    ※附註:全套共分成三冊,凡購買國家地理4月號至6月號,分月贈送乙冊
    4月號《一生必遊的經典之旅精華篇--文化之旅》
    5月號《一生必遊的經典之旅精華篇--美食天堂》
    6月號《一生必遊的經典之旅精華篇--冒險之旅》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◎數量有限,售完為止
    ◎以上贈品圖片為提供廠商的廣告示意圖,僅供客戶參考,實品以雜誌社出貨為準
    ◎隨書贈品將與雜誌包裝於封套中,購物車不再顯示贈品訊息。敬請留意!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觀測太空的大業
    繞地球軌道運行25年來,哈伯太空望遠鏡拓展了人類知識的疆界,也開啟了大眾對宇宙的想像。然而,哈伯從最初的構想到升空運作的歷程,可謂命運多舛。

    最早提出太空望遠鏡構想的是天文物理學者萊曼?史匹茲,他在1946年的論文中提出,相較於陸地上的天文望遠鏡,太空望遠鏡有兩個優點:首先,地球的大氣層會模糊並扭曲來自星體的光,但是在地球大氣層之上運行的天文望遠鏡不會受此影響。第二,大氣層會吸收來自恆星及其他天體高溫現象的紫外線,使得地球上的儀器無法偵測到這些現象;天文望遠鏡可以避免這個問題。史匹茲提出他的構想後,建造大型太空望遠鏡的想法逐漸成為學界共識。1977年,在美國航太總署與史匹茲為首的學術社群積極鼓吹下,美國國會通過預算,哈伯的設計與建造正式展開,並於1985年正式組裝完成,預定於次年10月發射升空。

    然而,1986年1月,「挑戰者」號太空梭於升空後一分多鐘解體,美國隨後中斷了太空梭計畫,讓哈伯的未來再度充滿不確定。美國在32個月後重啟太空梭計畫,哈伯終於在1990年由「發現者」號搭載升空。不過,正如封面故事〈哈伯的代表作〉(第2頁)所述,哈伯升空後,科學家很快就發現它的主鏡有球面像差,直到1993年的太空維修任務之後,哈伯才終於開始傳回清晰壯觀的影像,沒有成為「10億美元的錯誤」。

    哈伯的故事看似驚險,其實,太空探險與觀測本就是資金與技術都需龐大投入的大業,過程少有平靜無波的。最近的一個例子,是歐洲太空總署的彗星探測器「羅賽塔」號,在2014年11月將「菲萊」號登陸艇成功釋放在67P/C-G彗星上。然而,在此之前,羅賽塔曾錯過一次發射窗口,差點也變成一個昂貴的錯誤,幸好歐洲太空總署後來找到另一個可以研究的彗星,羅賽塔才在2004年發射升空,歷經十年旅程後完成壯舉。

    太空計畫成本巨大,也無法保證成功,因此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從未斷過。然而,仰望星空、對地球以外的事物感到好奇、想知道我們的世界從何而來,即使不是全人類,也是許多人共同有過的經驗。這個月是哈伯升空25週年,我們藉此機會回顧它的歷史和傑作,在為宇宙的浩瀚美麗讚嘆之際,哈伯的故事也提醒我們,對宇宙知識的追索是一條漫長、充滿考驗但成果輝煌的道路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觀測宇宙25年哈伯的代表作
      哈伯望遠鏡十大作品發表!!!
      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,這個太空望遠鏡拍下的天文景觀總讓我們為之讚嘆。現在,領導哈伯成像團隊的科學家選出了它的十大作品!
      一開始,它的表現並不出色。
      1990年4月24日,在一片期待與喧騰中,哈伯太空望遠鏡乘著發現號太空梭升空並進入軌道,緊接著,問題就來了。它沒有持續對準天體目標,反而不斷抖動、搖晃,每當太陽光射在它的太陽能板上,它就像個畏光的吸血鬼般顫抖。哈伯打開防護前門讓星光照射進來時,焦慮到所有的電子儀器都失靈了。最糟的是,哈伯居然是個大近視。它直徑約2.4公尺的主聚光鏡據說是人類製造過最光滑的大型物件,但是它的形狀卻是錯的....結果,最後是...

      圖拉真的曠世巨柱
      圖拉真於公元98年開始統治羅馬帝國,直到他於公元117年病死為的19年內。羅馬帝國最遼闊的版圖,在他手下拓展出來的!!
      這根高達13層樓高的柱子以大理石雕刻而成,螺旋形的橫飾帶從柱底一路延升至頂端,上有155個繁複場景,它是這部壯觀的戰爭記事聳立在羅馬城內,敘述戰功彪炳的皇帝圖拉真如何擊敗剽悍卻可敬的敵人。

      ★★★【本期特別加贈長達5頁,雙面彩印的精緻細繪的圖雷真之柱拉頁海報】
      一面是圖雷真之柱的建築工法與雕塑方式分析,另一面則細看某幾幕場面中所描述的故事與人物

      記憶林肯
      本月是這位偉大的解放者遇刺身亡150週年,當年送葬列車沿線的美國百姓在此時緬懷他的一生,以及他所
      留下的風範。
      全美約有200座城鎮與都市,以及超過600所學校為了紀念這位美國第16任總統而以「林肯」為名。
      本文除回顧過去,亦採訪現在居住於當年喪葬火車沿線的居民,探討林肯的生命和他的歷史遺產。

      用地圖的藝術與科學繪製全世界
      國家地理學會地圖部門所製作的地球、海洋與星空圖不僅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創新的概念,還激發了無數人的想像力。今年,這個部門歡度了100週年。
      根據寫這篇文章時的統計,國家地理學會地圖部門共製作過438幅主題地圖、十幅世界地圖、數十個地球儀、三千多幅雜誌內頁地圖、以及數量遠勝於此的數位地圖。
      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有何獨特之處嗎﹖
      那就是「準確」和「鉅細靡遺」:1969年的月球地圖精確標示出23架無人太空船在月球的降落點,只有一架除外(月球軌道器4號的墜毀地點不明)……

      衝突的煤礦
      本篇文章的主角是擁護毛澤東思想的印度納薩爾派叛軍團體,他們所引發的戰爭被前印度總理稱為印度「最嚴重的內部威脅」。他們發動叢林游擊戰的地區正位於印度鐵礦與煤礦蘊藏最豐的地區,因此他們向礦業公司強索現金做為資金來源,而生活領域被礦區入侵卻依舊生活在貧窮中的原住民族阿地瓦希人,則成為新血戰士的來源。可以說,支撐印度經濟發展的煤礦,就是助長內戰火勢蔓延的原因。這裡的衝突,展現了印度經濟蓬勃發展背後不為人知的陰暗面,愈來愈深的貧富鴻溝和隨之而起的暴力衝突,以及蒙上隱憂的未來。




    森森購物網折價券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  • 刊別:月刊


  • 級別:普遍級




  • 出版社:大石國際
  • 出刊日:2015/4/1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• 語言:中文


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4月2015第161期



arrow
arrow

    charlode4u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